特困人员是我国兜底保障对象中最困难、最脆弱群体之一。记者近日就特困老人集中供养在江苏、湖南、云南调研发现,各地积极采取改善照护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运营模式等举措,助力特困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大力改善照护条件
特困老人主要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据江苏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副处长王凤霞介绍,截至去年底,该省有特困人员超20万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对需要集中供养的特困老人,由县级民政部门就近安排到相应供养服务机构。
江苏省于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关于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也明确要求在发挥乡镇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兜底线、保基本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对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的服务。
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运北养老服务中心内,医护人员给一位特困老人检查身体。(资料图)
记者走进江苏宿迁泗阳县运北养老服务中心,看到康复室、健身房、阅览室、观影区等设施一应俱全。一大早,康复室便热闹起来,老人们在护士指导下做蹬腿、拉伸胳膊等简单锻炼,还不时比划一些有趣动作,引发笑声阵阵。
中心负责人王召利介绍,他们目前集中供养特困老人106人,“我们大力改善照护条件,从生活、医疗保健到文化娱乐,基本能满足老人们的需求。”入住中心近4年的特困老人潘守安说:“在这里,吃住都挺好,日子很舒心。”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中心敬老院集中供养特困老人222人。敬老院副院长罗家富说,他们有25名工作人员,为老人提供卫生清洁等基本服务,还委托医院专门开设了老年病科提供医疗保障。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中心敬老院的老人们在打扑克。(鲁丽 摄)
老人们每天在院里晒太阳、聊天、打扑克、听音乐……护理人员胡纯连说,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们会端水喂饭、按摩擦身,当作亲人一样照顾。
多措并举“兜住”民生底线
完善照护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运营模式,成为不少地方做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的共识。
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林莉介绍,江苏大力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已建成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36个,每个涉农县(市、区)至少建有3个,有效补足了农村地区集中供养的短板。
湖南省长沙市大力发展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有95家农村敬老院升级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除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外,还拓展了社会寄养、日间照料、上门照护等服务。同时,建成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1302家。
威信县民政局养老服务办公室主任李艺说,他们大力推进失能照护机构、幸福食堂等项目建设,并积极开展困难老年人走访探视服务,受到欢迎。
湖南长沙县青山铺镇敬老院的一名护理员正在给老人洗脸。(剑裘 摄)
敬老院的运营模式改革也在提速。江苏现有约1000家农村敬老院,其中近200家正在探索公建民营模式。
鼓励多元参与“应养尽养”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凤霞表示,推进特困老人集中供养,既是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静认为,集中供养能为特困老人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照护服务,但也面临政府缺资源、机构缺动力、老人缺意愿等堵点。他建议,政府部门应充分吸纳社会慈善资源,鼓励多元参与,加快推动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此外,推广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实现政府兜底特困老人向政府与社会合作为所有老年人服务的转变。
林莉也建议,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的前提下,也可向周边老年人提供住养服务,有条件的还可拓展助餐、助浴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让集中供养服务模式更可持续。(记者何磊静、刘芳洲、林碧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