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文旅供给。随着文旅市场的快速复苏,湖南郴州聚焦优化文旅供给侧,通过盘活资源、改善环境、提质升级,陈旧老屋、废弃灰坝、污染土地等一个个老场景“变身”打卡胜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游客在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仰天湖大草原的湖边游览。新华社记者赵众志 摄
走进位于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的枝青乡村旅游度假区,山水间,黄墙青瓦、红砖小巷、静谧小院跃入眼帘。度假区负责人陈碧波拿出几张老照片同记者分享,照片中凋敝落寞的房屋与当下清新灵动的环境形成巨大反差。
这也正是郴州实施“唤醒老屋”行动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郴州多地出台相关实施细则,鼓励村民将闲置房屋流转至村集体统一收储,再按照市场化方式盘活“沉睡”资产,以此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这里原来是一个‘空心村’,闲置了很多老屋。”陈碧波说,他一直希望能通过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助力乡村振兴,而“唤醒老屋”行动恰好与他的设想十分吻合。“我决定返乡创业,通过流转老屋、空屋,在‘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下,将老屋改造为乡村旅游度假区。”
山水画上墙、湘昆进村演出……近日,郴州首个公共文化艺术村在枝青乡村旅游度假区揭幕。未来,艺术创作者们将在此驻点创作,将各类艺术带到村民身边。
凭借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优势,自今年营业以来,度假区迎来了不少外省游客前来“打卡”。陈碧波说:“从深圳到郴州,只需约两个小时。我希望把这里打造为两小时经济圈内人们惬意享受乡村美好的一片天地。”
如今,塔水村里被“唤醒”的老屋,不仅带动近200人就业,还吸纳周边村民积极参与民宿合作社,以“村民出房、合作社经营、租金分红”的方式,对分散老屋进行集中运营。
除了以“唤醒”的方式盘活资源助推文旅发展,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郴州也直面生态环境欠债,在生态修复中实现“变废为宝”。
短视频平台上,苏仙区高椅岭风景区的航拍画面频频“出圈”——游人行走在狭窄的山脊上,两侧便是险峻的悬崖,赤壁丹霞、逼仄峡谷和碧波湖水尽收眼底。
图为高椅岭风光。新华社记者陈振海 摄
这一新晋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此前其实是火力发电厂废料炉渣的消纳场。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过去煤灰直排沟壑,形成巨型淤泥扇面,环境污染严重,加之丹霞地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较快。
为了发挥珍稀丹霞地貌的优势,苏仙区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通过发展循环产业,将尾渣变为新型建筑材料,另一方面则通过实施地貌恢复、加盖覆土、植被移栽、河道清理等工程,大力修复生态。
随着尾渣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逐渐取得成效,原本的灰坝水面恢复了清流,曾经的“一湾死水”变为人们前来探寻的“丹霞秘境”。自2021年9月试营业以来,高椅岭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6亿元。
在郴州,通过加强环境保护,进而推动生态、文化和旅游相融的案例,比比皆是。在仰天湖大草原,曾经遭人嫌弃的斑秃大地,如今变为游客口中的“南方呼伦贝尔”,连水土流失形成的边坡断面都被打造为充满童趣的“打卡”点;在郴州长卷文旅城,过去被人忽视的污染峡谷,变为古色古香的景观,复制、还原当地代表性历史建筑,还集结了各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郴州市委书记吴巨培表示,近年来,郴州通过“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在生态增绿和污染减量的一“加”一“减”中,努力推动生态环境遭污染和破坏的地区重焕生机。未来郴州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增进民生福祉、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记者张格、谭畅、柳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