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中国律师与涉外法治建设”研讨会举办-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4 05/20 12:08:33
来源:新华网

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中国律师与涉外法治建设”研讨会举办

字体:

  5月18日,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中国律师与涉外法治建设”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就中国律师如何在新时代参与和推动涉外法治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近200位专家学者、法律实务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其江,湖南省法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司法厅副厅长傅莉娟,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景升参加会议并致辞。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会长韩晓武主持开幕式。

  韩晓武在主持研讨会时表示,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将换届以后的首次高端学术交流活动的主题,确定为“中国律师与涉外法治建设”,希望通过研讨会这样一个平台,为国家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王其江就如何充分发挥律师在涉外法治建设作用,提出四点意见:一是要推动制定打造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的专门文件;二是要推动建立全国性国际法律服务平台;三是要推动完善“一带一路”法治保障体系;四是要推动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机制方面的合作交流。

  研讨会主旨发言环节由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瑞起主持。首先,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蒋琪进行关于“律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合伙比较法研究”的主旨发言。蒋琪认为,根据各国律师制度的比较研究,我国有必要引入有限责任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制度,以降低律师执业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盈科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主任、全球董事会主任梅向荣进行关于“布局盈科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生态圈 建设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的主旨发言。梅向荣表示,一是应当坚持在法治基础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二是应当认识到涉外法律服务是涉外法治的重要内容;三是中国经济需要中国律师行业乃至于为中国全球化提供法律服务支撑,要建设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圈,在全球范围内帮助客户提供法律支持。中伦(伦敦)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实务导师薛海滨就“律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的路径与方案”进行主旨演讲。薛海滨强调,我国律师事务所的国际化是中国律师同时可以服务境内外客户,同时在多地提供法律服务。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律师更应当强调与客户共同走向国际。

  研讨会圆桌论坛环节主题为“区域性律师事务所的出海实践探索”,由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进喜主持。中华全国律协会副会长韩永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律师协会会长耿宝建、山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耿国玉、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刘涛、农工党云南省委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主任罗坷分别结合各自所在地的律师事务所出海探索实践,进行了经验交流与分享讨论。

  圆桌论坛后,研讨会进行了获奖论文代表集中发言和颁奖活动,本环节由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顺安教授主持。赵润众、李文、茹怡、程璇、黎娟、王秋月、蒋佳艺、范晓娟、张馨月、马龙、刘洋、杨静等12位投稿本次学术研讨会议的获奖论文代表就其投稿论文的主要内容先后进行了逐一介绍交流。

  研讨会专题研讨一环节,研讨专题为“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与各省研究会协同发展”,由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陈雄飞主持。河南省法学会律师学研究会会长孙世海、四川省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会长程守太、浙江省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会长张曙、黑龙江省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鞠文英、上海市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会长马靖云、广东省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张祥坤、湖北省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文,先后围绕协同发展模式、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政治与队伍共建方案、经验样本借鉴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讨。

  专题研讨二环节主题为“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发展的五年规划”,由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程雷主持。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进喜、王顺安、李学辉、陈雄飞、蒋琪以及常务理事肖鹰,分别发言交流探讨了本会五年内需要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与工作任务、本会特色学术品牌的打造、本会相关各专业委员会的设置、本会的发展方向前瞻与重点学术活动筹划等相关话题。

  本次研讨会闭幕式由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学辉主持,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瑞起致闭幕词。刘瑞起常务副会长用“感谢 感悟 感动”对会议的组织和召开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