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浏阳,创意遇上科技,智慧烟花绚烂夜空。新华社记者 程济安 制作
新华社记者 白田田 周楠
岁末年初,湖南有一张产业名片频频“出圈”,它就是浏阳烟花。好似科幻场景的“天空之门”、如梦如幻的“蓝色流星雨”、绮丽华美的“七彩祥云”……有网友直呼,浏阳烟花进入了“Next Level”。
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上栗、万载是我国四大花炮主产区。“中国花炮之乡”浏阳更是“带头大哥”,产业规模和出口量稳居全国第一。凭借一个个爆款产品和吸睛场景,浏阳烟花多次登上热搜榜,还火到了国外。
“出圈”并非偶然,背后是多年来的产业“突围”。一方面,花炮制作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行业,不求新求变就可能被时代抛弃;另一方面,花炮产业面临安全、环保和“禁限放”政策等多重压力,必须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如何“突围”?从这些年湖南花炮行业的摸索来看,就是在推动生产制造环节安全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基础上,前端向科技研发延伸,后端向文化创意延伸,从而迈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和价值链的高端。
简而言之,是做好花炮产业“文化+科技”的融合文章。
一是科技赋能。浏阳烟花制作技艺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传统烟花爆竹被认为科技含量不高,燃放方式和效果较为单一。如今,借助无人机、天幕,同时结合AI、全息投影等技术,烟花燃放能够营造出流星雨、天外来物等视觉奇观。
早在五六年前,浏阳当地花炮企业就开始和无人机厂家共同研制、试验“烟花+无人机”。从搭载药柱的数量、点火装置到远程控制系统,已经多次迭代,最终呈现出“天空之门”“蓝色流星雨”等令人震撼的燃放效果。
二是文化加持。过去,燃放烟花爆竹似乎只是为了“听响动、图热闹”。现在,流行文化元素和传统花炮产品的融合日益紧密。浏阳不少花炮生产商、贸易商向文化公司转型,聘请美术设计、节目编导人才,与影视剧、动漫IP联名开发文创产品,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设立工作室,逐渐由“卖产品”变为“卖创意”。
由此,花炮消费的市场空间被完全打开。从跨年晚会、景区演出、电音节到私人聚会、企业年会、明星粉丝见面会,都可以来一场结合声、光、电、影、焰等多种元素结合的烟花秀。春节前,在创意烟花“出圈”的带动下,浏阳的燃放团队几乎全员在外执行项目,“七彩祥云”等产品供不应求。
据统计,2023年以来,浏阳共计开展各类创意烟花燃放活动近百场,累计吸引游客超过500万人次,拉动消费超150亿元。2024年最后一场浏阳“周末烟花秀”举办当天,到燃放场所及周边观看的市民、游客超过19万人,而这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也不过50万人,真可谓“一个产品带火一座城”。
在“风口”之上,就要趁势起飞。对于以浏阳、醴陵为产地代表的“湖南牌”烟花来说,如何写好“出圈”后的下半篇文章显得尤为重要。
——产业定位的再认识,突出文化属性。
烟花寄托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具有情绪共鸣、文化共情、精神共振的多重价值。放眼全球,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法国国庆日活动,到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跨年夜表演,烟花都是“让人无法抗拒的世界语言”。
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花炮产业绝对不是所谓的“传统产业”“落后产业”,而是湖南具有独特优势的新兴产业,也是对外贸易和海外传播的极佳载体。不少从业者认为,应将花炮产业与文化、文旅产业进行整体谋划,与湖南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消费文化、媒体艺术协同发展。
——产业链条的再构建,厚植创新基因。
近年来,湖南花炮主产区推动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积极研发新材料、新机械、新工艺、新产品。同时应当看到,花炮产业还存在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问题,比如企业研发主要停留在“换包装、换造型、换玩法”层面,有的创新产品一经推出就遭到大量仿制,有的产品价格被压得很低而燃放效果大打折扣。
如何聚焦“文化+科技”,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驱动,这是湖南烟花“出圈”后亟需补上的一课。其中包括: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相对薄弱、创新型人才相对缺乏等问题,引导设计、文旅、科技、品牌营销、金融等领域的资源向花炮产业链汇聚,推动“花炮之乡”由产品输出地变为品牌输出地、创意发源地。
——产业政策的再优化,统筹发展和安全。
很多地方对烟花鞭炮燃放实施禁放令、限放令,有的地区甚至一度“全域禁放”。与此同时,每到过年过节,老百姓燃放烟花的热情高涨,“禁限放令”面临现实挑战和舆论争议。在作为花炮主产区的湖南,在经济增长需要新消费助力的当下,优化相关政策无疑具有风向标意义。
如何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服务与监管,如何在安全生产、产品运输、燃放管理等环节采取更加科学、精细的举措,都需要找到政策“最优解”。近两年,南昌、武汉等周边城市的节日烟花秀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流量,长沙如何持续擦亮这张文旅“金名片”,能否在燃放场所、时间、形式上找到替代方案,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以更好回应产业之需、百姓之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