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一束烟花,“绽放”出200亿元“绚丽产业”!-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5 02/03 14:21:03
来源:新华网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一束烟花,“绽放”出200亿元“绚丽产业”!

字体:

  新华社长沙2月3日电(记者白田田、周楠、程济安)纷纷灿烂如星陨,㸌㸌喧豗似火攻。烟花爆竹,总是和传统节日的仪式联系在一起。每当一簇簇绚烂的烟花升起,浓浓的年味就被迅速释放,节日的喜庆氛围也在瞬间拉满。

  鲜为人知的是,从化工原材料、纸张、包装到成品,全球燃放的很多花炮产品,都离不开一个位于湘赣边的乡镇——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

  浏阳烟花响天下,天下烟花看大瑶。在“中国花炮之乡”浏阳,大瑶镇的名头,就和外地人眼中的浏阳一样,几乎就是“烟花”的代名词。这里不仅有完整的花炮产业链,还有全球最大的花炮原辅材料集散地,有上下游相关企业400多家,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大瑶,正在将自己打造成为“全球烟花第一镇”。

  大瑶镇一家花炮企业的员工在整理带有春节元素的新产品。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先做“减法”,再做“加法”

  大瑶镇被认为是“花炮始祖”李畋的故里,花炮生产历史悠久。

  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瑶镇“十户九爆”,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从事烟花爆竹生产。农闲时节,很多农户就在自己家中卷纸、灌药、插引,生产出来的烟花爆竹卖给全国各地。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看似热闹,但制作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低下,安全隐患较大。

  位于大瑶镇的国际花炮商贸城。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对于这种“小散乱”的状况,当地选择做“减法”。20世纪90年代末,大瑶镇推动花炮厂“上山”,建立标准化、规模化厂房,不计其数的家庭作坊转变为170家左右的中小企业。近年来,经过进一步退出、整合,花炮生产企业减少到68家。

  与此同时,大瑶镇在安全和质量方面不断做“加法”:包括推广和应用微烟、少尘、无硫、降噪等安全环保技术;运用人体静电智能管控、温湿度和粉尘浓度监测等科技手段;实施培优扶强行动,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攻关、改进原辅材料等。

  一“减”一“加”之间,大瑶镇的烟花产业开始做大做强。花炮企业不再一味追求产量,而是更加注重“保安全、提质量、增效益”。2024年,大瑶镇花炮全产业链年产值超200亿元,吸纳就业人数4.5万人。在全国花炮原辅材料市场,大瑶镇的市场份额达70%。

    产品“出圈”,产业才不“出局”

  “求新求变”是近年来大瑶镇花炮行业的共识。政府加大投入,企业拿出“压箱底”技术,不断推出创新产品。

  大瑶镇一家花炮企业展示的“加特林”等网红烟花。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发端于大瑶镇的“加特林”等网红烟花,就是“求新求变”的结果。走进浏阳市星视界烟花贸易有限公司展厅,60多种“加特林”让人眼花缭乱,一款带有特效的新品推出1个多月便卖出4万多箱。

  销售总监陈沙说,“加特林”的原型是吐珠类花炮,过去一直因为成本高、价值低而销售不畅。经过集成式创新,“加特林”成了深受年轻人欢迎的爆款。“这说明,只要东西好,就不怕没销路。”

  大瑶镇一家花炮企业展示的城市烟花“新零售”门店。新华社记者 白田田 摄

  总部在大瑶镇的浏阳市银洋出口烟花有限公司发力安全环保的小型花炮,并在多地打造“新零售”门店。如今,在网红烟花、安全环保烟花、“烟花秀”等专业燃放市场,有了越来越多的“大瑶出品”。

    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烟花+”

  春节前后,位于大瑶镇的浏阳市凯洋包装厂里,印刷、裁剪、折叠、黏合……自动化生产线每天下线5万多个纸箱。

  企业负责人詹瑶说,从废纸回收到胶印、制箱等各个工序,都可以在大瑶镇完成。印刷和包装更有质感的花炮产品,在零售端可以溢价10%至20%。

  产业有了集聚效应,很多外地老板前来投资。当地也抓住机会,围绕花炮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涵盖造纸、彩印包装、原辅材料、花炮机械、生产、经营、物流、文旅等八大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大瑶镇一家花炮包装企业的工人在搬运纸箱。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近年来,国际花炮商贸城、湘赣边彩印包装示范基地等大项目相继在大瑶镇落地,原来零散分布的企业集中入驻,产业更加“抱团”。

  去年底,能容纳3800名观众的“李畋剧场”,在大瑶镇国际花炮商贸城对面的“荒地”上开工,建成后将用于专业烟花燃放等活动。未来,这里还将规划建设“烟花乐谷”,做大“烟花+文旅”产业。

  当夜幕降临,在繁华的大瑶镇,人们在指定的广场上燃放烟花,流光溢彩洒落夜空。一线品牌快餐店和咖啡店里灯光透亮,小吃摊前人头攒动。在这个小镇,天上的烟花和市井的烟火,如此相得益彰,如此绚丽多姿!

【纠错】 【责任编辑: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