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探索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5 02/07 17:33:36
来源:新华网

新邵探索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字体: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的第一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近年来新邵县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党政主导、部门协同、资源融合、统筹推进”的工作路径,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1月25日,邵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新邵召开。借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改革,新邵县基层就诊率高达79%,87%的卫生院达到了优质服务基层行的基本标准,33%的卫生院达到了推荐标准,“旗舰中医馆”“中医阁”建设覆盖全县,中医药诊疗服务量占医疗业务量的40%左右。

  1月25日,邵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新邵召开。

    统筹运作“一盘棋”,齐心协力推动改革提速

  试点工作启动后,新邵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新邵县进一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配齐配强专班力量,构建了县委统揽、政府主导、卫健牵头、部门联合、各级医疗机构共同发力、共同推进的协作机制。为保障顺利推动,每年安排20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将乡镇卫生院调整为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此外,该县建立编制“周转池”,安排50个编制用于医共体人才引进,对人员实行“统一管理、柔性流动”,骨干人员“动态调整、周转使用”。同时成立医共体总医院党委,赋予总医院人、财、物管理权限,逐步建立行政后勤、人员队伍、绩效考核、药品器械、财务审计、医疗业务、医保政策、信息系统“八统一”的管理机制。

    能力建设“一体化”,促进医卫体系均衡发展

  为推动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均衡发展,新邵县一方面强化龙头医院建设,大力实施树名医、创名科行动,建强县域“龙头”医院,提升大病诊疗能力;与此同时强化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组织医共体牵头医院业务骨干到基层分院担任业务院长,遴选副高及以上职称专家到乡镇设立专家工作室,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建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中医馆实现全覆盖,2024年共完成“旗舰中医馆”建设3家,“中医阁”建设58家,90%以上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70%以上村卫生室可规范开展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片区救治能力。

  强化乡村一体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健康守护工程”,对村卫生室设备进行升级更新,探索乡村医生“乡聘村用”,将村卫生室纳入卫生院延伸服务点。2024年,村级诊疗83.9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32.83万人次。

    远程服务“一张网”,推动县域医疗信息共享

  新邵县统筹全县资源,建成贯穿城乡、辐射全域的医共体资源共享“六大中心”,县域内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病理检验、消毒供应、远程会诊等中心的建立,实现了信息、管理、业务、服务等一体化共建共享。

  总院影像中心专家为坪上镇分院就医对象进行远程影像诊断。

  2024年,医学影像中心共为基层医疗机构阅片40011人次,医学检验中心164项次;心电诊断中心687例,远程会诊40余次;医共体内全面推行“基层检查、基层收费、上级诊断、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涵盖95项临床检验项目,100项医学影像检查。

  由县、乡、村三级医生组成的“1+2+N”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利用手机APP等信息化手段为群众提供健康管理、免费体检、送药上门、跟踪随访、绿色转诊等一条龙服务,让群众暖心、舒心、称心。(肖斌辉 何雯 孙诗明) 

【纠错】 【责任编辑: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