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2月8日电(记者周楠、白田田、谢奔)企业开工复产、工厂开足马力、重大项目建设紧锣密鼓、节后招工有序开展……新春伊始,三湘大地洋溢着蓬勃的发展气息。
记者在湖南多地采访了解到,湖南各地政府机关与企业抢抓机遇,力争以新年“开门红”为全年的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新春第一会”“新春第一课”释放发展强信号
节后各地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旨在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划定重点、指明方向,传递地方政府优先发展战略“信息”,作为全国经济“十强省”的湖南,“新春第一会”也分外引人关注。
2月7日,在位于宁乡高新区的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高空作业平台生产车间,机械手在抓取装备零部件。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2月5日是蛇年首个工作日,湖南召开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这是湖南连续两年将“新春第一会”聚焦招商引资。座谈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重点要做到“五个着力破解”,即:着力破解招商引资“内卷式”竞争的问题,着力破解招引项目质效不高的问题,着力破解招商引资方法不多不新的问题,着力破解园区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着力破解营商环境不优的问题。
多个市州、县市区也纷纷通过“新春第一会”的形式传达拼经济、促改革的信心、决心,并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举措。比如长沙于2月6日举行的“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实现十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58亿元以上、十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1.68亿元以上、十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31.29亿元以上、十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0亿元以上、十大重点城市片区铺排项目按计划任务完成。
2月6日,湖南省娄底经开区薄板产业园的湖南金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操控行车搬运硅钢卷材(无人机照片)。吴永华 摄
娄底市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会议上发布的两张清单,在当地引发热议。一张是《娄底市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责任清单》,从保障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等12个方面,对职能部门提出要求。另一张是《娄底市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负面清单》,划出多条“硬杠杠”,比如不得在市场准入、资质资格获取、招标投标等方面对民营企业设置差别化待遇。
岳阳市湘阴县则别开生面地将“新春第一课”的“课堂”搬到了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2月6日,湘阴县党政代表团来到江陵县,围绕港口开发建设、临港产业培育等开展专题考察学习。县委书记刘世奇介绍,江陵靠一条铁路起家,抢抓机遇,借力“公铁水联运”放大集聚效应,持续培育培强煤化工、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其经验对于正在建设虞公港这一“通江达海”门户的湘阴来说非常值得借鉴,“此次考察既是对标先进,更是思想破冰!”
——抢抓“开门红”氛围浓,产业加速提质升级
人勤春来早。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项目工地到科技园区,抢抓“开门红”氛围浓、干劲足,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热潮。
2月5日,在位于衡阳的湖南三易精工“纳米微晶电磁继电器制造升级改造项目”车间,新投用的自动化设备开足马力生产。“我们已经积压了近3个月的订单,节后开工首日,120名员工全部到岗,全力以赴抢订单。”公司副总经理饶云飞介绍,产品很受市场欢迎,预计今年产值能比去年增长50%以上。
各地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月5日,岳阳瑞森达橡塑工业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现场。
走进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岳阳瑞森达橡塑工业有限公司,车间繁忙有序。“我们1月份订单额达到4500万美元,初八一开工就马不停蹄生产。”瑞森达公司总经理陈艳波介绍。
据了解,公司主要从事橡胶汽车V带、变速带、农机带和其他各种传动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作为传统化工企业,该公司曾一度无法满足生态环保与市场发展要求。近年来,通过加速升级转型,新增56套全新的设备,公司既达到环保要求,产品质量也明显提升,深受市场欢迎,出口远销至东南亚、欧美、非洲等地。“今年,我们计划再开三条生产线,力争实现产值税收双翻番。”陈艳波说。
湖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全省3389家规模工业企业加班生产,约占规工企业总数的16.6%。截至2月7日,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开复工率达85.9%,较去年同期提高了3.1个百分点。
为了满足节后开工带来的生产经营需求,多地企业同步启动新春招聘计划。
2月8日,长沙市天心区携手邵阳县共同举办春风行动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
2月5日一早,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一辆挂着“就业直通车”横幅的大巴发车,开往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雨花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唐莹莹介绍,此次将帮比亚迪汽车、金煌装饰、可孚医疗、零食很忙等100余家企业招聘工人。
“公司近期用工需求量很大,此次我们带来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月薪均在5000元以上。”长沙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的招聘专员唐兵对此次招工满心期待。
2月7日,在龙山县“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湖南申通快递有限公司省区招聘负责人在为求职者介绍岗位信息。
据了解,通过春节前开展的“访企问需”行动,雨花区人社局全面归集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信息,今年前三个月计划开展各类“春风行动”招聘活动12场,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产业与民生双轮驱动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升级,从科技创新到绿色转型……各地重大项目建设现场热潮涌动。
2月5日,在长沙自贸临空区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现场,数十台挖掘机、打桩机轰鸣,建设者穿梭于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中通智谷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刘英指着施工进度图说:“我们正采用‘并联施工法’,主体建设与配套设施同步推进,确保项目尽早投产使用。”
2月7日,长沙自贸临空区中通跨境智能物流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
据了解,此次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达50.3亿元,包括27个涵盖先进制造、医药健康、跨境贸易等领域的重大项目。中通智谷产业园项目是其中的标杆工程,占地80亩。据测算,该项目全面运营后,年产值有望突破15亿元。
“项目早一天投产,就能早一天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也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刘英对未来充满期待。
2月6日上午,长沙2025年首批23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预估总投资87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5.9亿元。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城市综合承载功能提升、重点民生实事等领域,谋划铺排了市级重点建设项目659个、年度预估投资2475亿元,并遴选形成了“五个十大”项目清单。
2月7日,湖南长沙,中联智慧产业城智能高机园区,超1100台高空作业设备奔赴全球各地。
重大项目以其规模大、带动强、效益好等特点,无疑能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伟先进功能材料产业园是湖南省2024年“十大产业项目”重点工程。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工地上每天有近百名工人加班加点,以“三班倒”攻势冲刺,确保中伟新铂项目尽快竣工,推动产业园早日释放百亿元产能。目前,中伟银基一体化项目已经投产,新铂项目正在加紧进行装饰装修及设备安装,争取3月份竣工。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功能型贵金属材料领域最大的产业项目。
2月5日,工人操控吊车在湖南省娄底东站货场装运硅钢卷材。吴永华 摄
湖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省上下正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206个在建省重点建设项目中,金塘冲水库、梅山灌区、石门电厂、紫金锂矿等14个项目连续施工,春节期间不停工。截至2月5日,94个项目已复工复产,复工率达52.4%,其余98个项目计划于2月13日前实现复工复产。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复工达产目标,确保投资进度与质量安全双提升。
——从“开门红”到“全年进”还需着力“优、好、活”
2025年湖南新春开工热潮涌动,展现“开年即冲刺”的强劲势头。但记者也注意到,招商引资项目质效不高、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韧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新春开新局后,更需着眼长远,齐心协力补短板、出实招,让经济发展动能更强、活力更足。
项目要优,招商引资破局还需“新思路”。从记者采访调研情况看,在一些地区甚至是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也存在“大项目”“新项目”“外资项目”不多,新兴和未来产业项目占比不高的情况,需要持续跟进标志性、引领性的优质项目;要素保障也需加强,一些企业反映用地、用工、用能、物流等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在用地、用能、用矿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在用电、用气、物流等方面降低成本,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效能;还需进一步加快从拼补贴向比服务、比环境转变;部分地区的市场化招商体制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环境要好,营商环境优化更需“硬举措”。好的营商环境是地方发展的“金字招牌”,更是所有经济主体的共同期待。而从记者观察来看,一些市州在营商环境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有的地市“新春第一会”上,主要负责人毫不讳言地指出,一些职能部门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短板:部分政策奖补惠企资金落地难,有农业种植企业反映,几年前配合政府申报的产业项目奖补资金,至今没有足额拨付到位;政策宣传不到位、解读不透彻的问题也依然存在,有企业反映,部分执法部门对于一些新出台的规章制度,不及时宣传普及,发现问题就直接开罚单或要求停产整顿。
企业要活,深化助企纾困亟待“出实招”。在与企业交流时,记者也感受到,行业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内卷严重,许多企业仍然没有走出“不赚钱”的困境。一些传统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面临“阵痛”;还有的中小微企业反映,“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湖南应进一步深化拓展此前推进的“三送三解三优”等经验做法,对于企业普遍、长期反映的难题要进一步出真招、见实效。
一年之季在于春。开年之初,三湘四水战鼓频频,处处都透露出一股蓄势待发、奋勇争先的“拼劲”,令人倍感振奋,也展现出湖南“向新求质”的突围决心。相信在良好的开局之后,湖南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能在“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下,让“开门红”真正转化为“全年进”的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