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豆角的烹饪方式今天用红烧的,学生们想吃的菜我们尽量满足!”一大早,蓝山县第一中学食堂管理工作负责人就提醒煮菜师傅做一道红烧茄子,给学生们换换口味。
为改善食堂菜品质量、提升菜品风味,该校还举行了食堂“大师傅”厨艺比拼大赛,学生、教师、家长们共同参与点评。不局限于让学生吃得安全、健康、营养,深层次考量让学生吃得更舒心家长更放心,源自该校一次痛定思痛的改变。
2024年6月,蓝山县委巡察组进驻该校对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机动巡察期间,发现该校食堂工友、行政人员及教师陪餐未缴纳伙食费,存在挤占学生伙食费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对该问题进行立案后,食堂工友及陪餐教职工立即补交了伙食费共9.6万余元,相关人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此后,在县纪委监委“点对点”监督指导下,针对查处的“校园餐”问题,由校长亲自督促、检查并抓实整改,严格规范陪餐制度做好食堂工友及陪餐人员交费登记,严明“三公”纪律,做到陪餐时间、陪餐人员、陪餐费用必须公开透明,为堵塞食堂经费财务管理漏洞,学生伙食费每天存入县教育局伙食专户“专款专用”,对触碰纪律红线行为“零容忍”。
此外,蓝山县第一中学新建1个学校食堂,投入30万元用于食堂硬件设施升级改造,完善“三防”(防尘、防鼠、防蝇)设施,并建立“互联网 + 明厨亮灶”监管统一平台,对食品原材料采购、食品加工制作等环节进行24小时动态监督,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
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蓝山县将“校园餐”专项整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县各部门协同作战,紧紧围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的突出问题制定《蓝山县中小学校食堂大宗食材公开招集供应商采购工作实施方案》《蓝山县党政班子成员示范引领包保中小学“校园餐”工作制度》等16项制度,该县纪委监委联合教育、财政、审计、卫健、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打响“校园餐”监督检查攻坚战,并深入全县各个校园,对食材采购的源头、菜谱拟定的科学性、供餐分配的合理性等环节进行细致审查,打造公开透明的“阳光食堂”,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214条,立案2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人,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5份。
从巡察中发现问题到整改落实,再到长效机制的建立,蓝山县通过“巡、改、治”贯通发力,让校园餐饮回归公益属性,让学生吃得放心、家长安心。(黄亚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