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人大:坚持“小切口”监督推动就业服务提升-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5 04/07 15:03:05
来源:新华网

临武人大:坚持“小切口”监督推动就业服务提升

字体:

  近年来,临武县人大常委会聚焦稳岗就业民生大事,以“小切口”监督破题,通过“专题调研+审议专项报告+重点建议督办”等组合拳,靶向监督,持续问效,推动就业服务逐步向“体系化”跃升,释放了人大监督与政府治理同频共振的效能。

  调研开路:找准就业服务“症结点”

  2022年以来,临武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多年组建专项调研组,深入产业园区、职业学校、乡镇社区等30余个点位,召开座谈会13场,走访企业员工、求职群众300余人次。

  调研发现,一些问题制约就业质量,形成的《临武县稳岗就业调研报告》等,提出的12条建议中,“搭建城乡劳动力信息系统”“深化校企合作”等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事项。

  “调研中发现,园区企业用工缺口与技术人才供给错位,职校生却因缺乏实践平台难就业。”临武县人大社会委主任委员介绍。为此,县人大常委会推动职业中专与沃尔顿新能源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首批27名学生在锂电池生产线顶岗实习,实现“毕业即上岗”。目前,该模式已拓展至电子、机械等领域,累计输送技能人才150余人。

  闭环督办:疏通信息壁垒“中梗阻”

  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建立城乡劳动力信息系统及常态化管理的建议》,临武县人大常委会将其列入全县十大重点建议,打出监督“连环招”:建立“五定三包”责任制(定责任领导、定承办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理时限、定质量要求,包落实、包回复、包满意),开展3轮专项督查,组织代表现场视察系统建设。至2023年底,214个行政村实现人社协理员全覆盖,就业超市信息系统完成数字化升级。

  这一平台搭建在2024年显现实效:“临武就业创业”微信小程序上线后,160余家企业发布就业岗位180余个,1800多名求职者在线匹配,提高了招聘本地人“家门口”就业吸引力,本地人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业人数占比达90%以上。

  体系赋能:构建就业服务“生态圈”

  2025年新春伊始,临武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专题听取高新区稳岗就业工作报告,亮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四梁八柱”:

  服务网络全域覆盖:建成“1个就业超市+4个驿站+4个银行专区+3个户外服务站”实体矩阵,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武水镇就业驿站站长李娟介绍:“驿站日均接待咨询30人次,帮助群众‘一站式’办理求职登记、技能培训报名。”

  数字平台精准匹配:劳动力信息系统PC端与微信小程序数据互通,集成“直播带岗”“智能推送”功能,企业招聘效率提升40%。2024年锂电企业通过平台精准招聘技术工人420名,用工稳定性增强。

  多元招聘常态开展:创新“巡回招聘大篷车”“云上职通车”等模式,2024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93场,服务求职者1.2万人次,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输送员工3720人,2025年春节前后又为园区企业输送求职者1200余人次。

  长效护航:书写民生答卷“新篇章”

  数年来,临武县人大常委会紧盯就业领域,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施策,持续监督,不断将代表建议转化为制度成果,把调研发现问题转化为治理创新,最终构建起就业服务长效机制,推动县政府出台《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十条措施》等政策,构建起覆盖城乡、贯通供需、精准服务的现代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培训+就业+维权”全链条机制。

  “就业保障没有‘完成时’。”临武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新业态就业保障、技能培训提质等课题深化监督,推动“小切口”监督向更多民生领域延伸,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大监督就在身边”。(唐世方 彭善慧 邝慧媛)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