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吉首:“共享菜园”温暖城市-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5 04/25 11:13:01
来源:新华网

湖南吉首:“共享菜园”温暖城市

字体:

  在吉首市乾州街道树岩桥社区的一片菜地旁,居民汪彩娟弯腰轻抚刚破土的菜苗,她的脚下,是一块约40平米的长方形菜地。这正是吉首市“共享菜园”项目的缩影。今年3月以来,吉首市以打造“温暖之城”为目标,盘活城区闲置土地,创新推出“共享菜园”项目,让“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逐渐在社区扎根。

  凝心聚力:从“荒地”到“乐园”的蜕变

  “共享菜园不单单是种菜,更是一场探索多元共治、实现基层善治的试验田。”吉首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介绍。社会工作部门联合多方凝心聚力,制定《共享菜园实施方案》《认领协议书》《倡议书》等文件,搭建群众有序参与菜园治理渠道,在广泛征求群众代表意见后,推出《共享菜园公约》。公约不仅是规则,更是居民的共识。“这里每块菜地一年的租金100元,认领后菜园的收益全部归认领家庭所有,周末带孩子来体验种植乐趣,物超所值。”石家冲街道居民陈先生说。

石家冲街道共享菜园亲子劳作(摄/刘智懿)

  据介绍,每块共享菜园周围还栽种了桃树,为居民提供饭后休闲散步的场所。如今,一些“共享菜园”已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网红”点、亲子交流、饭后散步的好去处。

  科学布局:一街一策,织就多彩田园梦

  如何让闲置土地焕发新生?吉首市选择了因地制宜,精准规划。

  在镇溪街道雅溪社区,约20或30平方米的154块小菜地组成“梯田菜友圈”,依山而建、拾阶而上。为提升管理效率,乾州街道建立了共享菜园管理群,还开创了“共享菜园”微信公众号,不久后可实现居民动动手指就能线上分享成果、交流种植心得等流程。石家冲街道曙光村共享菜园则立足群众多元需求,预留15块全免费菜地给有种植意愿的辖区困难群众,同时实行“半托管+全托管”的服务模式,全托管模式提供“点单-种植-养护-采摘-配送到家”的全方位服务,居民可选择自主种植,或支付少量费用委托菜地管家全程打理。“上班族也能种地,节假日带孩子来摘菜就行!”居民张先生对这种灵活模式赞不绝口。

石家冲街道共享菜园(摄/刘智懿)

  在峒河街道,300米通行道硬化、2处蓄水池和1条连接渠的建设已完工,正积极引进老农校专家技术支持,加快建设便民农具共享驿站,孵化共享菜园志愿服务项目,联动锦绣香江小区的“诚信摊位”,探索打造峒河基层善治的品牌矩阵。

  创新治理:“小菜园”里的“大民生”

  “共享菜园”不仅是一块土地,更是激发社区活力的平台。各街道结合自身特色,探索出多样化的治理模式。

  近日,镇溪街道砂子坳社区联合砂子坳小学开展“共享菜园+劳动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分组行动,进行松土、挖坑、插苗、填土,带队老师和社区志愿者讲解植物生长周期、土壤特性等农耕知识,让学生们在劳动中认识生命、了解自然。当前,该街道在辖区菜园预留出一些小菜地,将提供给吉首大学、砂子坳小学、碧桂园幼儿园作为劳动教育基地。而双塘街道共享菜园则将高铁安置区内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随意开垦区域,进行统一整治,现在,荒地变身110块整齐菜园,聘请安置区保洁员日常维护,既有助于维护菜园秩序、美化环境,又创造了就业岗位。

砂子坳社区联合砂子坳小学开展“共享菜园+劳动实践”活动

  此外,石家冲街道还计划推出丰收节、种植比赛等活动,以趣味蔬香促进邻里和谐,从而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菜园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新的联结。”项目负责人表示。

  眼下,吉首市的“共享菜园”中,7个菜园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美化已基本完工,近900块菜地已被认领。站在树岩桥社区的田埂上望去,新翻的泥土泛着黑亮的光泽,几名居民正弯腰播种,远处孩童举着水壶嬉笑奔跑。

  下一步,吉首将以“共享菜园”为切口,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让“绿色田园”升级为“惠民风景”,为城市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彭琴 何再新)

【纠错】 【责任编辑:蒋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