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行业并广泛进入了大众消费、共享经济等领域。
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行业和产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服务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北斗三号系统所产生的时间基准可达到300万年误差1秒,准确度提升了10倍,在卫星导航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次亮相的北斗短报文增强体制新技术实现了信息传递的高安全、低功耗、高速率。
我们今天来到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来一起感受中国北斗卫星技术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应用。
自动驾驶车道级导航,需要20厘米以内的定位精度,北斗可以提供这种高精度定位服务。针对高精度定位导航测试,国外公司研发了复杂三维场景卫星遮挡及多径信号仿真软件,可以解决上述难题。
一架无人机,两名操作员,仅用时十分钟,就测出了60亩农田的各类农作物面积,并将水稻、其他农作物识别得清清楚楚。近日,在平江县双季稻种植面积核实监测现场,国家统计局平江调查队用一套农业遥感测量装置,轻松获取了一个采集点的农作物种植信息。
北斗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到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成了你我身边的“守护神”。
9月16日至17日,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将在长沙召开。长沙将进一步发挥北斗领域基础优势,加快构建创新引领的产业生态,全面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向打造“北斗+”千亿产业集群奋进。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自2020年7月正式建成开通以来,持续稳定运行,服务性能世界领先。
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是我国首个以“北斗规模应用”为主题的重大国际性活动,以“北斗服务世界,应用赋能未来”为主题。
我国将建立实施北斗基础产品认证制度,针对北斗导航用芯片、模块、天线、板卡等基础产品开展认证评价,鼓励生产企业积极申请通过认证。
随着“北斗+”“高分+”等新应用不断涌现,将空天信息融为一体的“数字地球”技术不断升级,将打造时空双重维度的新基建。
漫漫北斗路,从单星研发到多星并举,从艰难追赶到昂首超越,26年间,北斗人始终在以跑百米的速度在跑马拉松,中国北斗彰显了屡创太空中国速度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