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征途如虹,长沙势不可挡-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3 09/08 16:52:05
来源:新华网

科创征途如虹,长沙势不可挡

字体:

  长平

  9月的第一天,岳麓山下、湘江之滨,随着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铿锵有力的宣告,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盛大启航。

  “首日”遇上“首开”,是这个秋天最美的约定,释放的是击鼓催征的信号,蕴含的是奔赴未来的期许。

  当天,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华为公司、大陆集团、360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和领军企业,以及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境内外一流高校的商界大咖、科创大佬们齐聚长沙、共襄盛举。18个揭牌项目、16个签约项目、6个开工项目瓜熟蒂落、正式落子。

  长沙,正把稳舵、张满帆,在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乘风破浪、势不可挡。

  顺势:一路进击的优等生

  时代的弄潮儿,无一不是顺应发展大势、把握历史机遇的“佼佼者”。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对湖南提出了明确要求: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为加快把美好蓝图变为“施工图”“实景图”,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亲自谋划部署将长沙打造成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在刚刚胜利闭幕的中共湖南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又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汇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创新型省份,将“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列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标志性工程之一,对长沙寄予厚望、委以重任,为长沙发展搭台架梯、蓄势赋能。

  当然,长沙能站上科创的潮头浪尖,不仅得益于国家战略的大局大势,也取决于自身发展的良好态势。既是“借势登高”更是“水到渠成”。

  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毛伟明在首开式致辞上强调,“要点亮科技创新引擎,锃亮科技创新平台,照亮科技创新生态,擦亮科技湘军品牌”,这既是长沙的矢志追求,也是一贯做法。

  从综合实力看,近年来长沙先后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人口过千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三大跨越”,跻身特大城市行列,去年更是以GDP4.5%增速、人口18.03万增量,在24座万亿GDP城市中排名“双第一”。

  从科创资源看,集聚58所高等院校,其中4所双一流高校,仅次于北京、上海,99家独立科研机构、64名“两院”院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651家、各类研发机构2336家,人才总量突破302万人。

  从产业基础看,培育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先进计算、电子信息、先进储能等七大千亿产业集群,工程机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跻身国家队。

  从城市环境看,“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山水洲城”的秀丽风光,“房价洼地”的比较优势,“网红城市”的烟火气息,教育医疗资源的优质可得,让长沙成为集聚科创资源、汇聚科研机构、广聚科技人才的强磁场。

  正如360集团总裁周鸿祎在首开式上所说:“今天的长沙不仅具备优越的营商环境,而且聚集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各种要素,必将发展成为全球一流的科技创新高地。”

  天时、地利、人和,正是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底气所在。

 蓄势:一抓到底的行动力

  自6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2023年互联网岳麓峰会开幕式上宣布,“谋划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到9月1日首开式正式吹响集结号、冲锋号,短短74天时间里,相关会议密集召开,系列政策陆续发布,科研项目相继落子,长沙这枚“种子选手”完成了从预备热身、蓄势聚力到加速起跑。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深入调研、密集调度,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长沙市人民政府市长周海兵专题研究、推动落地。组织院士、专家、企业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座谈,发放调查问卷3500多份,集思广益。发出“把最好的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把最好的风景留给科研人员”的求贤令、英雄帖,释放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坚定决心。

  召开中共长沙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高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重磅发布《中共长沙市委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和《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明确实施“七大工程”,推出6个方面20条举措,以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展示满满诚意。

  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招引专班全部就绪,主动出击开展敲门招商、上门招商,加大与世界500强企业、知名高校、顶尖科研机构等大企、大校、大院、大所的对接,梳理拟新引进项目、现有企业新建项目、扩能升级项目3张清单,共100个项目。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长沙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彰显决心的硬核举措,充满诚意的干货政策,马不停蹄的果断行动,加速形成创新要素向长沙汇聚、创新成果在长沙转化、创新活力在长沙迸发的生动局面,这场初秋的盛会、全新的出征蓄势待发、呼之欲出。

  起势:一片光明的新征途

  对早已充分准备的长沙而言,只待一声令下,首开即是火力全开。

  首开式上集中揭牌、签约或开工的40个重大项目中,参与的有6家世界500强企业、14家行业领军企业、7家知名高等学府。既有索恩格、大陆集团等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还有华为等民族领军企业,既有长沙本土成长的龙头企业中联重科,还有初次落户长沙的360集团等,既有北京大学等顶尖学府,还有香港城市大学等境外一流高校。都是各自赛道上的领头羊,每一个都大有来头。

  项目所涉及的产业,涵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长沙支柱产业,既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丰富场景,又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再看项目的分布,基本围绕湘江科学城,自贸区长沙片区,马栏山基地、科大金霞基地、大泽湖基地“一城一区三基地”布局,契合优化布局、集聚示范的战略考量。特别是作为此次首开区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也是湘江科学城核心区,承载了14个科研项目,形成资源聚集、项目汇集、技术密集的优势,必将助力湘江科学城加快打造成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核心“引爆区”。

  一子落而全盘活。相信每一个重大项目的落地都将在各自板块上形成示范带动,收“立标打样”之效,成“星星之火”之势,聚“集聚引爆”之力,加速挺起科技自立自强的“脊梁”,构筑起长沙经济发展的“龙骨”,推动高质量发展一路高歌前行。

  潮涌湘江岸,风起岳麓山。千百年来,无数湖湘儿女从这片热土走到全国、走向世界,汇聚起改变世界的力量。今天,敢为天下先的长沙赓续精神血脉,再踏如虹征途,以首创之志、首秀之姿、首开之为,书写更多创造未来的精彩传奇。(常正言)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