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兴水激发新活力-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4 01/15 09:52:52
来源:湖南日报

治水兴水激发新活力

字体:

  1月3日,浏阳市达浒镇,椒花水库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奉永成

  通讯员 翟文峰 王琳

  1月3日,我省又一个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金塘冲水库工程开工。

  眼下正是冬修水利的好时节,三湘大地大兴水利。一个个重大水利工程加速推进,小型农业水利设施(以下简称“小农水”)建设和管护热火朝天,灌区通过现代化建设更长“智慧”。

  2023年,全省水利系统大干水利、兴水治水,取得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31.88亿元,较上年增长13%,恢复农村小水源2.67万处,“一湖四水”迸发绿色发展活力。

  构建现代水网,“水润三湘”越发灵动

  水利工程建设既是治水的根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去年,全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建设水利项目2475个,吸纳就业人数22.3万人。

  利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去年,莽山、毛俊水库主体工程完工,犬木塘水库下闸蓄水,洞庭湖生态修复试点开工,梅山灌区工程获批立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补齐湖南水网的短板。

  创新水利建设投融资方式,引金融“活水”助力水利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去年,全省发行水利专项债券121.69亿元,吸引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145.68亿元,同比增长110%、4%,增发国债水利项目规模居全国前列。探索出长沙县转让水库特许经营权成功申请政府专项债券8.5亿元等新模式,为全省经济稳中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9月12日,在北京举办的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上,湖南向与会嘉宾展示治水兴水成效。全省累计建成各类水库13300座,总供水能力超527亿立方米;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万余处,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持续动态清零;建成万亩以上灌区659个,灌溉面积超3300万亩,“水润三湘”越发灵动。

  夯实水利基础,农业用水更添保障

  去年11月17日,在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我省作典型发言,向全国介绍湖南小农水建设和管护经验。

  小型农业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我省六部门联合发文,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农水建设和管护三年行动,为助力乡村振兴和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提供“水保障”。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决定,为加强小农水建设和管护行动提供法律“武器”。

  全省上下大兴小农水管护和建设热潮。去年底,全省交出一本抢眼的小农水建设和管护账:全年恢复农村小水源2.67万处、畅通“中梗阻”渠道2183.32公里、提升山上经济作物灌溉保障能力57.71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从湖南来看,灌区是“粮仓”,保障农业用水不容有失。湖南对欧阳海等灌区加快实行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施工,提升保灌能力。与此同时,大力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强化水资源精准科学配置,走出了一条藏粮于水的好路子。

  去年,全省加速推进50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建设,新增灌溉面积75.59万亩。完成农业水价改革面积80万亩,启动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3个省级试点,灌区累计灌溉水量近180亿立方米、面积4000余万亩,助力全省粮食丰收。

  农村安全饮水事关民生。湖南将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去年,全省新建农村供水工程682处,排查整改集中供水工程问题414处,持续保持农村供水问题动态清零,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27%,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水支撑”。

  守护一江碧水,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元旦刚过,水利部公布第四届“最美水利人”评选结果,我省欧阳海灌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局退休职工谭宏东获得“最美水利人”提名奖。

  谭宏东几十年如一日,带领民间巡河队伍,守护一江碧水,成为水利战线的楷模。

  过去一年,湖南大力开展治水行动,强化流域治理,全力守护好一江碧水,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湖南在全国首创总河长令,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实现“从区域到流域、从大江到小河”所有河湖全覆盖。去年,省领导带头巡河巡湖17次,印发第9号省总河长令,在全省开展进一步提升河湖管理能力行动。

  消除风险隐患,实施新一轮一湖四水干流采砂规划。河湖非法采砂全线杜绝,水域小散泊位全部拆除,沿岸化工企业和危化品企业关停搬迁,水环境风险隐患逐一消除。

  治水、用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省河湖生态展现新面貌,全省主要河流44个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全年稳定达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约15%。沱江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