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丨苗乡侗寨的“梅”好生活-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4 06/18 09:10:53
来源:新华网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苗乡侗寨的“梅”好生活

字体:

  新华网长沙6月18日电(刘扬 刘昱)在顺着丘陵地势起伏的杨梅连栋钢架大棚里,“95后”苗族姑娘孙炼一边招呼村民选果采摘,一边处理着手机上的订单信息。

鲜红的杨梅果娇艳欲滴 新华网 刘昱摄

  又到了杨梅的成熟季,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官团村的丘陵山地上一株株杨梅树郁郁葱葱,鲜红的杨梅果点缀其间娇艳欲滴。孙炼从大棚里出来,指着远处说“那边50亩是露天杨梅,那边纱帐罩着的是20亩罗幔杨梅”,而她最属意的是身后的30亩连栋钢架大棚杨梅。

连栋钢架大棚航拍 新华网 刘昱摄

  “连栋钢架大棚搭配智慧农业物联网可以随花期调节棚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既能避雨防虫保证杨梅的口感、个头、果形,还能让杨梅提前成熟上市并延长采摘期。”孙炼说,杨梅怕雨怕颠保鲜期短,以前是“靠天吃饭”、本地销售,现在科技加持有了大棚、冷库、冷链物流,“杨梅品质好,卖得远,亩均收益能达到五六万元”。

智慧农业物联网可以随花期调节棚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 新华网 刘昱摄

  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今年是孙炼成为“新农人”的第二年,她规划着继续扩大设施栽培提高杨梅品质,发展深加工和农文旅融合把“6月份的鲜果生意”做成全年的生意,组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年轻人团队助农富农。

智慧农业物联网能实时监控和提供各种数据 新华网 刘昱摄

  在被称为“杨梅之乡”的靖州,鲜红杨梅果装点着山村乡野的红火日子。靖州县杨梅栽培面积10.3万亩,2023年杨梅鲜果产量4.08万吨,销售收入达6.05亿元,累计接待游客36万人次,带动消费3.2亿元,全县7万多人依托杨梅产业实现增收。

鲜红的杨梅果娇艳欲滴 新华网 刘昱摄

  为推进杨梅产业发展,当地联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设产学研基地,以科技赋能推动提质升级;出台《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加快杨梅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引导产业壮大;连续举办杨梅节等活动,传播品牌扩大销售,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为提升杨梅品质、增加果农收入,我们一方面继续打造精品果园,目前建成精品果园示范基地32个、总面积达2000亩;一方面大力推广设施栽培,累积推广面积达600亩。”靖州县农业农村局科教推广站站长胡晓金介绍,靖州将持续向科技赋能提高种植水平、政策帮扶促进产业发展、品牌打造推动市场营销等方向发力,同时深化农文旅融合,丰富和延伸杨梅产业链。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