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农人的“新农具”-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4 05/24 09:33:44
来源:湖南日报

数据,新农人的“新农具”

字体: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格林

  种田用上市场供采数据,农户就能轻松掌握当下播种的“最佳品类”;规模养殖企业拿到行情走势价格预测,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不再是“无解”;政府部门使用产销市场动态监测数据,产业规划和资源配置有了可靠参考……

  5月22日,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的“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市场运行大数据”电子大屏上,正在滚动显示着全国各地大米、鸡蛋、活猪等农产品供采信息实时数据。这家在农业农村大数据领域率先吃螃蟹的企业,通过研发农业专业数据库和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打造多种数据服务产品,正成为湖南“数据要素×现代农业”实践中的领头雁。

  “惠农大数据”,将小农户与大产业紧密对接

  昨天全国生猪价格如何?最近一周西瓜价格走势如何……在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上,这些数据信息已经唾手可得。

  2016年,致力于用“互联网+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以农产品电商数据为主的农业专业数据库和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惠农大数据”。这是国内首个利用农业电商交易数据驱动农业产销模式变革的产品,将大数据理念引入农业领域,打破了传统农业产销的信息壁垒,将农产品生产端、加工端、流通端和消费端的全产业链信息进行整合,将小农户与大产业紧密对接。

  如今,在惠农大数据平台,农产品行情价格和热门农产品电商行情周报,农户只需点几下鼠标就能轻松获取、按需使用。像这样通过对农业生产、流通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供需失衡,有效减少了农产品滞销、浪费现象,同时也能引导农业生产更加精准地对接消费者需求,以需定产,推动农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数据产品化,让数据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数据不能只在屏幕、在云端,要“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要拓宽应用场景。

  面对海量的数据,普通企业和农户无从下手,想将自己的数据资产化也有心无力。对此,“惠农大数据”以农业电商平台、农业技术咨询平台、产地行情官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等数据为基础,按照不同用户需求推出了数据超市、研究报告、行业内参、品类洞察、市场监测和精准撮合等6个大类数据产品,让数据能“看得见”,也能“摸得着”。

  “‘惠农大数据’完成了从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到上线交易的整个过程,研发的数据产品已在农业生产、交易、服务、金融等环节广泛应用。”惠农网总裁申斌介绍,这些服务涵盖市场分析、决策支持、风险评估等多个方面。

  近5年来,“惠农大数据”以项目方式为政府、高校、企业等50多个单位提供了数据产品或数据服务,为数千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了数据产品定制服务,实现年营收3000多万元,带动农产品交易540多亿元。

  数据,催生乡村发展新景象

  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数据资源积累以及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加深,如今,数据已逐渐成为新农人手中的“新农具”。

  来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的中药材供销商姚强,是位新农人,聊起行情价格数据和市场分析报告这件“新农具”如数家珍:“除了各类中药材的整体价格行情数据以外,我还可以了解到其他地区中药材种苗的最新销售情况,通过对比品种、价格和销量,调整自己的经营方法,提高销售额。”

  不仅是农户,“惠农大数据”还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市场监测、预警等信息,协助政府做产业调整、转型、升级等决策。2020年的柑橘集中上市期,惠农网根据数据监测与分析,在湖南柑橘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发出了“柑橘集中上市,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的预警。基于此,惠农网与新宁、麻阳、洞口等柑橘大县的政府部门一同提前布局“线上+线下”营销,有效带动柑橘销售超5400吨。

  在湖南,数据要素为农业赋能,“数据要素×现代农业”,正不断“乘”出乡村发展的新景象。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